广州城_广州城:千年商都,魅力无限
作者: 来源:乌审旗发布 发布时间:2025-09-16 12:10:05
大家好,今天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广州城的讲解,同时也会延伸到广州城:千年商都,魅力无限的问题分析,感谢您的阅读,下面正式开始!
本文目录
广州,这座位于中国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缘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就是商贾云集、文化交融的地方。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大都市,广州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文将从历史、文化、经济、旅游等方面,全面展示广州这座千年商都的魅力。
一、历史底蕴
广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古学家研究,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立南海郡,广州成为郡治。此后,广州历经风雨,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
1. 南越国时期:公元前203年,赵佗建立南越国,广州成为国都。南越国时期,广州与东南亚、南亚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2. 唐宋时期:广州成为全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与阿拉伯、波斯等国的贸易关系日益密切。
3. 明清时期:广州成为全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口岸,实行“一口通商”政策。这一时期,广州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二、文化魅力
广州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既有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又融合了中原、吴越、闽南等地的文化元素。
1. 岭南文化:广州地处岭南地区,岭南文化以开放、包容、务实、创新为特点。广州方言、粤剧、广绣、广彩等都是岭南文化的代表。
2. 名胜古迹:广州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如广州塔、白云山、珠江夜游、陈家祠、光孝寺等。这些景点见证了广州的历史变迁,吸引了无数游客。
3. 饮食文化:广州饮食文化独具特色,粤菜以其选料讲究、烹饪技法多样、口味丰富而闻名于世。广州的早茶、烧腊、点心等美食,让人流连忘返。
三、经济发展
广州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近年来,广州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1. 产业布局:广州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形成了以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为重点的产业链。
2. 对外贸易:广州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广州港货物吞吐量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广州积极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3. 创新创业:广州大力推动创新创业,形成了以天河软件园、广州国际生物岛等为代表的一批创新创业基地,吸引了大量创新创业人才。
四、旅游胜地
广州是一座旅游胜地,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
1. 旅游资源:广州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珠江夜游、白云山、长隆旅游度假区、广州塔等。
2. 旅游节庆:广州举办各类旅游节庆活动,如广州国际旅游节、广州国际美食节等,吸引了大量游客。
3. 旅游服务:广州旅游服务设施完善,旅游市场秩序良好,为游客提供了优质的旅游体验。
广州,这座千年商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人。在这里,历史与现代交融,文化与经济并进,旅游与生活交织。
广州又称为什么城
广州又称为羊城、穗城、花城。
传说广州最早的地名为“楚庭”(或“楚亭”)。越秀山上的中山纪念碑下,尚有清人所建一座石牌坊,上面刻着“古之楚亭”四字。不少史籍将“楚庭”视为广州的雏型,是广州最早的称谓,距今已有2847年。
传说有五位仙人,身穿五彩衣,骑着五色羊,拿着一茎六穗的优良稻谷种子,降临“楚庭”,将稻穗赠给当地人民,并祝福这里永无饥荒。说完后,五位仙人便腾空而去,五只羊则变成了石头。
当地人民为纪念五位仙人,修建了一座五仙观,传说五仙观即为“楚庭”所在。由此,广州又有“羊城”、“穗城”的别名。
扩展资料
广州的行政区划:
截至2019年9月,广州市辖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花都、番禺、南沙、从化、增城共11个区。具体介绍以下几个区:
1、越秀区,广州市市辖区,位于广东省中部,东起广州大道,与天河区接壤;南临珠江,与海珠区隔江相望;西至人民路,与荔湾区毗邻;北面到白云山山脚,与白云区相邻。
2、荔湾区,广州市市辖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西部,东与越秀区相连,北部、西北部与白云区水陆相通,西部与佛山市南海区接壤。
3、番禺区,广东省广州市市辖区,位于广州中南部,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中心位置,东临狮子洋与东莞市相望,南滨南沙珠江出海口,西邻佛山市顺德区和中山市,北接海珠区,全区总面积529.94平方公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广州
参考资料来源:广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行政区域
广州为什么叫羊城
广州为什么叫羊城?大家都知道为什么,如果你不知道,看看相关的答案吧!今天的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广州为什么叫羊城的原因,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广州为什么叫羊城的原因。广州被称为“羊城”,其实来自于楚国楚国,在广州建造了一座叫做楚庭的城市。西周末,诸侯国楚国在广州地区建成了一座叫做楚庭的大饥荒城。一年,楚庭发生了一场大饥荒,田里一片空灵,路边到处都是灾民。一日,南海的天空忽然响起悠扬的乐声,并现出五朵彩云。五位身穿彩衣的仙人骑着不同颜色的仙羊来到广州。仙人把良好的稻穗赠给广州人,并祈求这个地区永无饥荒,然后5位仙人腾空飞逝,仙羊化为石羊留在了广州的山坡上。从此,广州辖区的麦子年年丰收,广州也成为了岭南最富裕的地方。后来,人们把广州称为“五羊城”、“穗城”或者“羊城”。羊城是哪个城市?羊城指的是广州。广州,广东省辖地级市,简称“穗”,别称羊城、花城。五羊传说是古代广州城的神话。广州的别名和广州市的诸多地名等。有人说,五仙降临是楚威王任南海男高固相,也就是战国时期。还有一种说法是,晋朝滕修为广州刺史,身边骑五羊的五仙,带着五草来到广州治州的厅堂上。滕修在厅堂上绘五羊像,表示祥瑞,并纪念。为了纪念五仙人,广州人在今天的广州惠福西路修建了五仙观,在大殿里有五仙和五羊的雕像。在五仙观东侧,还有一块巨大的红砂石,上有一个印迹,被称为“仙人拇迹”。五羊传说是岭南地区诞生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口头文学。这是经过余年传播的凝聚,是民间文学的珍贵价值。五羊传说不仅在文化学和民俗学上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也被史学家称为“史前拓荒故事”。它被理想的方式保存了远古岭南水稻种植文化的记忆,对研究岭南农业文明演化史也有重要价值。
广州城址历史变迁
公元前214年,秦朝分军五路统一岭南后,在岭南地区设置了南海、象、桂林3郡,原秦军统帅大将任嚣就任南海尉,他在南海郡治番禺(非现今番禺区)筑城,世称任嚣城,这便是广州建城之始了。其时,任嚣城规模很小,其位置在今中山四路北面旧仓巷以西一带的高地,约是今文德路、北京路向北延伸线、省财厅一带。当时珠江江岸在今西湖路一带,任嚣依山傍水筑城,亦有防御外敌作用。
公元前208年任嚣过世,随其出征的秦将赵佗继任其位。秦朝灭亡后,公元前204年,赵佗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建南越国。执政后,赵佗将任嚣城扩大为周长十里的大城,俗称“赵佗城”。今北京路基本处于“赵佗城”中心轴线位置,位于北京路北段的南越王宫博物馆就是依“赵佗城”的遗址为基础而建成的。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在南越国原有属地上设置九个郡,直接归属汉朝,自此,岭南地区正式纳入汉朝郡县版图。
东汉末期,岭南已属吴国。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交州刺史步骘把交州郡治迁到番禺,进而控制了岭南形势。步骘重修番禺旧城,并扩大赵佗城,后世称之为步骘城,其南门在番、禺二山之间,中间为南下海边大道,即今北京路到西湖路段。为了加强对岭南的行政管理,吴黄武五年(226年),交州分为交州与广州,广州之名由此开始,番禺也成了广州的郡治。
至唐代时,《唐大和上东征传》记广州“州城三重”,唐代三城一为以今北京路为中心的主城,另一为甘溪故道(今仓边路)以东的南越城东部残垒,第三座城可能是“蕃坊”。蕃坊范围在今光塔路怀圣寺一带。这三城均未超出今越秀区范围,仍以今北京路为中心。
唐代天祐末年(907年),岭南的最高权力者清海军节度使刘隐,下令凿平番山、禺山扩城,拓展了城区商业中心。刘隐逝世后,其弟刘岩在岭南建立政权,史称“南汉”,把广州改名兴王府,为南汉国首府,并作了规模空前的都城建设。
当时广州城分内城与郭城,内城包括宫城与皇城。宫城位于今中山四路以北的“南越国宫署遗址”文物保护区一带,乃皇族居住区及皇帝处理政事的地方。宫城之南是皇城,大约在今中山路以南、西湖路以北,并以北京路为中轴线,高级官衙即设于此。
皇城以南是郭城,范围大约是今西湖路以南、文明路至大南路以北的北京路区域,商铺布列于左右(称“左街”、“右街”),乃商业繁华区,今大南路一线为当时珠江的河岸。南汉兴王府的西城内外有皇家园林及私家园林。东城即赵佗城东部一带,乃官僚贵族的居住区。
宋朝时期,兴王府复名广州。在广州的城建史上,宋代是一个辉煌时期,表现在建三城及雁翅城(均在今越秀区范围内)等。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朝廷批准广州修筑高级官衙所在地的子城,范围大约包括今吉祥路至仓边路(东西向)、中山路至越华路(南北向)一带,仍以今北京路为中轴线。
熙宁元年(1068年),朝廷拨巨资修广州东城,东城位置由子城之东至今德政路稍西的范围。熙宁四年(1071年),又开始兴建广州西城。西城比子城、东城的总和还大,工程进行了十个月,终于落成。范围约包括今吉祥路以西、东至人民路、北至百灵路、南至大德路一带。嘉定三年(1210年),又新筑东西雁翅城,即从东、西两城的南城墙向江边延伸,以保护南临珠江的新城区。
明代广州的城垣有了很大变化,这就是三城合一。大约在明洪武十年(1377年)前后,除了拆去中城与东、西城之间的城墙外,还扩大了城区范围,向北跨到越秀山之上,向东亦有所扩展。到嘉靖四十四至四十五年(1565-1566),又在城南加筑外城。
晚明时人称明初筑的为“老城”或“旧城”,嘉靖年间筑的为“新城”。老城南界为今大德路、大南路、文明路,新城南界为今一德路、泰康路、万福路。新、老城的东界为今越秀路,西界为今人民路。明代的城墙至清代仍然未变。但明末珠江北岸已南移数十米,故清初顺治年间,官府增修东西两翼城墙,直至珠江边。此后广州城墙只有修缮,未有扩展。
从历代广州古城范围的变迁,可知两千多年间广州城区中心的位置变化不大,均基本在今越秀区范围之内,一直以来北京路都处于广州城市的中轴位置。
扩展资料
广州古城内的十座历史建筑
1、镇海楼
1380年,广州城扩建,于城北越秀山上修筑五层高楼的红色墙体,因当时珠江河道宽广似海而得名镇海楼。
2、中山纪念堂
建于1929年,广州旧中轴线上的八角形宫殿式建筑。纪念堂院子的北门有广州有记载的最古老的木棉树,树龄349年。
3、光孝寺
未有羊城,先有光孝。光孝寺最早为南越王赵建德之故宅,三国时期,吴国虞翻后人舍宅为寺。
寺中存留各朝代古迹甚多,有大菩提树一棵,是中国最早有记载的移植的菩提树。传说六祖惠能于此树下,见僧人辩论:风动耶?幡动耶?以一句“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语惊四座。
4、六榕花塔
梁大同三年,沙门昙裕法师从扶南请得佛陀舍利,于宝庄严寺大殿前修建舍利塔。
六榕寺塔高57米,八角九级,里面十七层,沿梯级登至塔顶,可俯瞰全市景色。塔的外形华丽壮观,檐角都悬挂吊钟,整个塔好像是花朵叠成的一根花柱,又名花塔。
5、光孝堂
光孝堂,建于1920年代,广州最大的基督教堂之一。外观是中西结合的宗教造型,整个教堂最具特色就是2楼硕大的彩色玻璃窗。上午的阳光直射过来,透射在教堂内部的光线绚丽无比。
6、怀圣光塔
贞观元年,阿拉伯人远赴重洋,到达东土大唐,于广州修筑伊斯兰怀圣寺及邦克塔。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进入中国的第一个港口,珠江边数十米高的光塔一直都是外国商船的指路明灯。
沧海桑田,如今珠江水岸已南退数里,珠江浅海湾也冲击出了三角洲,或新或旧的现代建筑密密麻麻地拔地而起,独剩千年光塔遗世独立于楼群之中。
7、岭南第一楼
位于惠福西路五仙观内,是广州市现存为数不多的保持着木结构形式的较为完整的明代城楼式建筑。
岭南第一楼又叫禁钟楼,二楼正中悬挂一口明代青铜大钟,此钟是作为遇火警非常事故时召救之用,无事禁止撞击,因名“禁钟”。
8、圣心石室大教堂
1856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将两广总督行署夷为平地。之后历时二十多年,于这一旧址上修建了这一石结构的哥特式天主教堂。在每年的平安夜晚上,教堂迎来每年一度的亮灯,向世人展现这座十九世纪建筑的全部光辉。
9、鲁迅纪念馆
建于1920年代的黄色钟楼式建筑。原来是国立中山大学钟楼,鲁迅任教期间曾居住于此,是中山大学校徽的原型建筑。同时也是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现今是广州鲁迅纪念馆。
10、爱群大厦
1937年落成于沿江西路,高64米,共18层。被当时新闻界誉为“开广州高层建筑之新纪元”,作为“广州第一高楼”的地位保持了整整30年。是沿江西路作为广州“外滩”的历史见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广州
感谢您的关注,广州城和广州城:千年商都,魅力无限的相关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期待下次再见!
- 上一篇:旗委中心组学习会议召开
- 下一篇:无